由于一张照片,在一夜之间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,然而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娱乐圈的“炒作分子”,而只是一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农民——周正龙。而让他一夜成名的就是引起上亿网民争议的“老虎门”事件。

国内的网友和国外的媒体对这件事的看法完全不同,同胞们更把整个事情当成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,而境外媒体则把这件事描述成中国网民力量和行政当局势力的PK赛。无论争议的焦点在哪一方面,都推动了一个新的成语的诞生——“正龙拍虎”。尽管尚未得到“权威”们的认同,但是这个词已经被热心的网友收录到网上的开放的百科上了。

字典的原始作用在于让人们明白语言,文字的含义,是一种让人们更好理解彼此的工具,而不应该成为对错的评判依据,是人民创造了语言,语言创造了字典,而反过来便犯了“本末倒置”的错误。网上的百科很好的还原了字典的初衷(尽管中国最大的网上百科——百度百科的中立性备受质疑,但也不失为一种进步)。

但中国有很多部门热衷于“规范语言文字”,并要求国人按字典上的标准“写规范字,说普通话”,然而字典本身就没有标准,即使某部字典被权威们“人为”的定为“标准”,它每版的内容仍是要“与时俱进”的。而硬要然人们把“像/象” “分/份” “唯一/惟一” 本来让专家都一头雾水的字词用“准”实在有些不现实:小学的时候老师教的是“唯一”,初中变成了“惟一”,好不容易适应过来高中老师又说要改会"唯一"更符合习惯。这样的反复不仅是文字教育的悲哀,也是社会的悲哀:老师和标准都可以言而无信,又凭什么苛责学生“诚信”呢?

“专家们”肯定比我这个外行更了解这个道理,但仍然一意孤行,制定文字/语言标准可能是让“XX部门”继续吸食纳税人的血汗有了一个充实的理由吧。

0 评论:

本人正在准备考研,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上网了,敬请期待

典代采用创作共用版权协议:转载须遵循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原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