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名思义,“华夷观”就是对于“华”(中华,常特指汉族)与“夷”(外邦)关系的看法。虽然词中“夷”字含有对外邦的蔑视,和官方倡导的“各民族没有优劣高低之分”的主流意识形态不符,但是用来表示国人对外国感情的变迁,这个词恐怕再合适不过了。

前段时间,几个可怜的法国人因为在千岛湖游泳,而在中国的BBS上一炮而红,着实领教了番“中国网民党”的厉害;后来敏感的中国网民又发现不仅是中国人喜欢在华尔街骑铜牛,洋人似乎对骑牛也有热衷,便开始觉得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,洋弟兄的素质并不比我们的高;再有就是和近来的“圣火门”有关,有留学生爆料,很多“藏独支持者”反对北京奥运并不是真正的出于自己的政治立场,而是受雇于人,这再次验证了东西方社会的共性:“有钱能使鬼推磨”。

这一系列事件并不是偶然,而是中国综合国力特别是国际地位的提升的结果之一——日益富足的我们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。这个过程就如经过青春期发育的人开始重新审视成人世界——成人似乎也不像昔日他们眼中那么高大了。

而纵观历史,每一次“华夷观”的变迁都与中国国力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古代中国比起当时其他地区,特别是周边地区,在经济,文化和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的优越性,所以建立起了“唯我独尊”的“华夷秩序”;而在1840,被洋枪洋炮敲碎了“天朝上邦”的美梦,也敲开了近代耻辱史的大门,特别是被昔日的“学生”日本打败后,这个民族开始从新定位自己,千年来的民族自尊心彻底沦丧了;49以后,“外国”这个词也被意识形态撕裂成两部分:一部分是作为“纸老虎”的“帝国主义”,而另一部分是“社会主义大家庭”的兄弟,后来又有“兄弟”变成了“修正主义”,但无论怎么分“中国人民永远是不可战胜的”;等到改革开放时代,这种状况又出现了新的变化,国人开始从技术层面,管理层面甚至政治制度层面开始了对国外的推崇,89年这种情绪发展到高潮。

而如今,则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变化:在一个半世纪的等待后,我们终于站在了平等的地位去看外邦,而且是抱着有史以来最客观的态度——不卑不亢。

期待着这个分水岭以后,叫喊了上百年的“民族复兴”会真正来临……


维基百科(当前版本)

华夷之辨,区辨华夏与蛮夷。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,为文明中心,而周边则较落后,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,区分人群以文化和文明程度,而不以种族,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,或称夏、华夏、中国人,不合者为夷,或称蛮夷、化外之民。东周末年,诸侯称霸,孔子着春秋大义,提出尊王攘夷,发扬文化之大义。曰:「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」。如楚国自称蛮夷,其后文明日进,中原诸侯与之会盟,则不复以蛮夷视之;而郑国本为诸夏,如行为不合义礼,亦视为夷狄。若夷狄嚮慕中国,能行礼义,则襃扬而进之。华夷之辨,不以种族为标准,而以文化礼义作量度。
中华世界重衣冠礼仪,《春秋左传·正义》云:“有服章之美谓之华,有礼仪之大故称夏”。《周易·繫辞下》记载“黄帝、尧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”。周公制周礼而治天下,被儒家尊为圣人。衣冠、礼仪往往用来代指文明。
华夷之辨,在地位上,华夏位居中央,番夷依方位分为「四夷」,即东夷、南蛮、西戎、北狄。中国的皇帝是天子,中国的皇朝是天朝,而其他国家和中国的关係是贡国和属国的关係,其首领只能被称为王。
华夏文明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,周边国家接受中华思想,又常自称“华夏”、“中国”,这被称为小中华思想。中国和这些周边国家和地区合称为中华世界。由于中华世界为儒家社会,儒家文化是社会的主流文化,因此这些地区又称儒家文化圈,又因使用汉字而称为汉字文化圈。

0 评论:

本人正在准备考研,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上网了,敬请期待

典代采用创作共用版权协议:转载须遵循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原则